為什麼說不抽菸、不喝酒的男人才最可怕?心理學家:原因有兩點。《圖+文》

學點做人處事

每天三分鐘,學點為人處世的道理!

關注

每個人身邊都有抽菸的人,我們的長輩、身邊的朋友以及不認識的陌生人,都是中國上億菸民的一部分。

抽菸的性別差異越來越小,以前說到抽菸就是指某個男人抽菸,而現在很多女性也成為了菸民的一員。

除此之外,人們開始抽菸的年齡也在不斷減小,以前多為成年人,而現在很多中學生,甚至是小學生也開始抽菸。

除了抽菸之外,喝酒也是人們最普遍的行為之一。

每個周末,三五好友總會去擼串、吃燒烤、喝啤酒,訴說著生活的憂愁。

與抽菸相似,喝酒的性別差異也逐漸縮小,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女生都喝酒,劃拳什麼的更是不在話下。

在現代社會,抽菸與喝酒已經如吃飯喝水一樣稀松平常。

因此,有人散菸、敬酒的時候,若對方拒絕,便會感到十分驚艷,不過也不好為難對方。

不抽菸的男人非常少,有一些人雖然沒有菸癮,但偶爾心情低落時也會抽兩根。

不過若是連酒也不喝,那麼真的可以算是『稀有物種』了。

不抽菸、不喝酒的男人,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種疑問。

我們觀察和詢問了一些不沾菸酒的男人,有些人是學生,不經世事,平常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其他的人。

有些人認為抽菸和喝酒對身體有害,從而不沾菸酒,這類人比較少。

有些人是因為家人的厭惡、或者家裡有小孩,為了避免家人吸二手菸而戒掉了抽菸的習慣,還有些人是因為喝酒已經造成胃穿孔等嚴重疾病,所以戒酒。

總之,不沾菸酒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他們是少數群體,也是最『可怕』的一類人。

有些人認為抽菸和喝酒有害健康,始終堅持不沾菸酒,這種態度的強度非常大。

如果有人在酒桌上進行道德綁架『你不喝酒就是不給我面子』,那麼,他們便會援引各種例子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並批駁對方的觀點。

科學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吸菸的人更可能患肺癌。

可有些人卻總是以『XXX還不是抽菸,結果活到XXX歲』這樣的例子,來反駁吸菸有害健康的觀點。

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已經認可的事物

其實,吸菸的人更可能患肺癌是由統計數據得出來的觀點,具有普遍性,是由吸菸組與不吸菸組對比得出的結論,表現為統計上的顯著性。

因此,某個個例並不能反駁這個結論。

吸菸有害健康是一種態度,態度強度越大,理性的理由也越充分可靠,所以改變起來也越困難。

這類人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如果有人批評他們,他們便會調動充分的知識來與對方辯駁。

這類人在一些事上非常地執著,而且做事情總是有認知的支持,可以說他們是表裡如一、內心強大的『不倒翁』,從來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已經認可的事物。

從這個層面來講,他們是『可怕』的。

態度深度特征非常突出

有些人不抽菸是為了保護家人,讓他們免受尼古丁等致癌物質的危害。

不喝酒是為了讓家人寬心,讓他們不用擔心自己因為喝醉而出事。

這類人屬於情感導向,他們的態度是在高度自我卷入的情況下形成的,不沾菸酒的態度與個人強烈的情緒體驗相聯系,因而,他們態度的深度特征非常突出。

他們或許曾經因為抽菸而把家裡弄得烏菸瘴氣,引起老婆和孩子的反感,受到很多責怪;或許曾經因為喝醉酒鬧事而被刑拘,醉酒駕車而被判處有期徒刑;或是因為喝醉酒而傷害了老婆孩子。

他們在自責與後悔中放棄了菸和酒,這種態度是在強烈的情緒體驗中形成的,往往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效。

這類人愛家人勝過愛自己,因為吸菸和喝酒上癮的人,知道戒掉的不易和痛苦。

吸菸更多是因為生理因素,而喝酒更多是因為心理因素。

不能抽菸,意味著親情、自控在與神經系統作鬥爭;不能喝酒,意味著傷心、難過、抑鬱之時,不能借酒精抑制自己的神經活動,也不能與朋友把酒言歡。

因此,為了家人而改變自己的男人,不可謂不『可怕』,他們是真正的自控者。

來源:圖文綜合自網絡 版權原作者屬有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你每一次點『好看』,我都會當成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