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
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眾所周知,吸菸有害健康,對呼吸道的危害最大。
比起成年人,未成年人的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吸菸產生的危害更強。
近幾年,隨著電子菸的流行,許多青少年把抽電子菸當成了一種時髦的行為,而電子菸在銷售時也存在亂象,大開青少年購買電子菸方便之門。
記者從線上賣家處購買的多款違禁電子菸。
資料圖/新京報記者 叢之翔 攝
電子菸的使用目前在中國還處於上升趨勢,特別是年輕人的使用率相對較高。
同時,中國15歲-24歲青少年吸菸率也在上升。
雖然我們國家禁止未成年人吸菸,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菸,但在很多時候這種規定都會變成一紙空文,且隨著現在網購平臺的發展,未成年人擁有更多機會可以買到菸。
這其中也與電子菸的發展有關系,從疾控中心的調研中可以看出,在電子菸的正在使用率上,中學生3.6%甚至比大學生2.5%更高。
2021年中學生使用過電子菸的比例為16.1%,現在使用電子菸的比例為3.6%,與2019年相比,分別上升了3.5個和0.8個百分點。
電子菸的擁躉們造就了一個百億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電子菸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45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454.3億元。
《2021電子菸產業藍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中國共有電子菸制造及品牌相關企業超過1500家。
味道好聞、吸起來時尚帥氣,電子菸對青少年的迷惑性極大,大學生或多或少能掌握一些知識,所以比起大學生,對電子菸缺少清晰認知的中學生吸菸比例更高。
電子菸自誕生以來就有人把其看作傳統香菸的安全替代品,甚至有人標榜電子菸不會成癮不會致癌,導致很多年輕人把吸電子菸看作一種時尚。
實際上,據威斯康星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電子菸對心臟的危害不亞於傳統香菸。
電子菸銷售亂象也是造成青少年吸菸比例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線上就能下單,不看身份證,這些都是青少年能輕易購買電子菸的漏洞。
2022年5月,國家正式實施《電子菸管理辦法》,明確禁止銷售除菸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菸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菸且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產品,但據媒體了解,禁售之後也仍有地下市場在售賣水果味電子菸,且在購買時並不需要提供身份證信息。
閱讀全文>>>
世界無菸日丨北京控菸調查
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救人是什麼感受?『氧氣隻有海平面的27%,呼吸變得困難』『連打開一個水壺喝水都費勁』54歲的謝如祥這樣形容。
湖南省登山隊合影,右一為范江濤,前排坐下者為謝如祥。
受訪者供圖
5月18日深夜,在海拔8450米、距離珠穆朗瑪峰峰頂僅四百米處,他和39歲的范江濤決定終止登山,救援一名倒在路邊的登山者。
他們及夏爾巴向導總計花費了四個小時,下撤五百米,將遇險者運送到最近的營地。
范江濤是湖南省登山隊領隊、湖南登山運動協會副主席、湖南省高山專業委員會主任。
謝如祥曾任北大山鷹社登山隊隊長,現是湖南省登山隊隊員。
從2016年起,范江濤就夢想著登頂珠峰,謝如祥則是在2018年定下這個目標。
夜晚的珠峰黑透了,隻有頭燈照射的地方有些能見度。
晚上8點20分左右,范江濤照到前方路上臥倒著一個人,穿著火紅的連體衣,蜷縮在路繩的右側。
范江濤又看了一眼手表,顯示海拔8450米。
『按業內的慣例,海拔8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區’,是可以不救人坦然走過的。
因為在這高度,救人很難,而且容易把自己也搭進去』他與隊友也決定繼續前行。
倒地遇險者的鎖扣仍系著路繩,范江濤等人要前進,就必須解鎖安全繩,繞過遇險者,再扣上安全繩。
等待隊友們解鎖、扣鎖的時候,范江濤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發現遇險者臉上覆蓋薄冰,身穿的連體衣已大面積破損。
左手裸露,已凍得發黑,右手戴著薄抓絨手套,整個人都在顫抖。
他問遇險者,你是中國人嗎?對方沒有回應。
又問,你叫什麼名字?對方輕輕說,自己姓劉。
他這才認出了她——都是登山愛好者,他在日常拉練時常與她打照面。
再詢問,得知她沒有向所屬登山隊報備,自行找了登山公司及夏爾巴向導來攀登珠峰。
一旁的夏爾巴向導提醒他,此人救不了了,應該繼續向上。
『第一次是被說動了的』范江濤繞過了劉女士,又隨著夏爾巴往前走了二十來米。
走著走著,他想起一個人。
前一天,也就是5月17日,第一批登頂成功的隊友回到C4營地,帶來一個消息。
他們在山上看到一個登山者倒地,他們嘗試急救,『但沒救過來』看他衣服上的名牌,叫陳學斌。
為確定消息,范江濤和隊友們滿營打聽,得知『木匠』就是陳學斌,『一瞬間就特別難過』范江濤與『木匠』沒怎麼說過話,但一路同行,又在一個營地生活了幾天。
『對那個人、那張臉都有印象』他感慨,『一個人的生命就這樣失去了』
晚上8點45分,范江濤停在漆黑的山上,痛苦又糾結:不去救,劉女士的生命或者就像『木匠』一樣轉瞬即逝。
去救,氧氣和體能都不可能再供他沖頂。
且峰頂就在眼前——一個人一生有多少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機會?
想著想著,他痛哭起來。
哭完了,他告訴夏爾巴向導,不登頂了,他要下去救人。
多年的準備與等待後,他們決定在與終點咫尺間放棄登頂,隻用了幾分鐘。
閱讀全文>>>
5月30日,記者李賢誠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采訪『水電站放水致兩名教師溺亡』一事時,遭到多名不明身份人士毆打。
此事一經報道,引發廣泛關注。
5月30日,極目新聞一名記者前往織金縣采訪時,遭遇一輛面包車攔路,隨後遭到車上三人毆打。
根據最新消息,5月30日晚織金縣委書記帶隊到醫院對被打記者進行了探望,並承諾將嚴懲打人者。
5月31日,織金縣公安局也已成立專案組調查此事,目前案件正在辦理中。
湖北、貴州兩省的相關部門及記協也已過問過此事。
可見,該事件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
無論如何,『記者挨打』是法治社會不應該出現的一幕,這是對記者生命安全的直接威脅,也幹擾了正常的輿論監督工作。
記者挨打一事曝光後,迅即引發社會關注,也讓涉及兩個家庭的悲劇,迅速上升為全民關注的公共事件。
當然,現在事件還在調查中,打人者究竟是誰、又是出於何種目的仍不清楚。
從一些信息看,當地似乎並未完全排斥記者采訪。
記者李賢誠到當地采訪時,曾遇到陌生男子盤問並報警,警察在查驗李賢誠身份後予以了放行,但之後卻發生被辱罵、圍毆的事件。
對於當地來說,此時最合適的應對還是迅速調查清楚事實,並向社會公開信息,澄清輿論場上的疑雲。
現在當地公安已立案調查,這無疑是一個好的方向。
也希望當地可以深入追究,給公眾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當然需要澄清的也不隻是挨打一件事,記者采訪的緣由——『水電站放水致兩名教師溺亡』同樣需要當地詳實、公開的調查。
記者因為采訪該事件而受到幹擾,這無論如何也加劇了人們的聯想,這件事究竟怎麼回事?此類疑問同樣需要當地做出積極回應。
該事件也是一個啟示,輿論監督是社會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一環,媒體的監督權利、記者的人身安全必須得到保障。
對這件事如果認識不到位,反而可能導致事件復雜化,相關單位受到猛烈的質疑,陷入更大的輿論漩渦。
閱讀全文>>>
5月30日較早時候,馬斯克私人專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被人發現,隨即引發轟動。
幾小時後,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會見馬斯克的新聞稿發佈。
馬斯克上次到訪中國還是2020年1月7日,當時他出席了上海特斯拉Model Y生產線項目的開幕儀式,並在臺上跳舞。
2023年5月3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會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
圖/外交部網站
盡管外界早已流傳馬斯克中國之行的安排,但迄今其詳細行程並未披露。
有知情人表示,他將把相當一部分時間花在上海生產基地上。
因為就在4月,特斯拉宣佈將在上海這個特斯拉全球最大整車生產基地另建一家工廠,以生產其 Megapack 儲能系統。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他可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了解中國市場,並及時調整特斯拉在華價格和服務架構,以適應中國市場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和價格戰。
一家投資公司的分析師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廠『是特斯拉全球生產的心肺』,不容有失。
經歷疫情波折,Giga Shanghai(特斯拉在中國上海的第一家海外工廠)的月生產數好不容易突破8萬輛,在中國的產能和中國市場的容量、潛力,已成為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立足的主要優勢之一,因此需要『特別關照』。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在來華旅程上『不孤單』。
自去年12月以來,已有一系列美國著名企業高管到訪,包括3月抵華的蘋果CEO庫克,本周抵華的摩根大通董事長兼CEO戴蒙、星巴克新任CEO納思瀚。
正如一些華爾街分析師所指出的,盡管中美間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加劇,但跨國企業和投資者不得不繼續重視中國,平衡其在中國的生產。
以特斯拉為例,未來幾年內馬斯克都必須千方百計確保特斯拉在中國的生產、發展不受幹擾,『因為中國仍然是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市場』。
當前,盡管一些美國政治人物熱衷於對中美『脫鉤』高談闊論,而商界、投資界人士則緘默不語。
而近期商界大佬密集訪華,和華爾街相關指數對此的積極反應(如馬斯克訪華新聞見報後,特斯拉股價盤間一度大漲5%,今年累計漲幅高達57%,遠高於標普500同期平均漲幅的9.5%),充分表明美國商界、投資界對中美『脫鉤』的真實想法。
而要想在中國市場打出一片天地,反對『脫鉤』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馬斯克還面臨來自市場競爭的不小壓力。
5月27日,馬斯克向特斯拉的中國競爭對手比亞迪表示了敬意。
5月30日下午,網絡平臺流傳出一張馬斯克與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會面的照片。
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馬斯克與曾毓群會面,商談的內容可能會包括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的儲能電芯供應、未來在北美合作建電池廠以及動力電池供應的事宜。
和中國企業的競爭與合作,能幫特斯拉站穩腳跟,擴大市場份額。
對企業家馬斯克來說,美國政界關於中美關系的雜音,聽聽即可,中國市場的蛋糕是不會丟的。
閱讀全文>>>
隨著時代發展,電動汽車的未來大幕已被徹底拉開,馬路上跑的電動汽車越來越多,車型也更加豐富。
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等等國內外品牌百花齊放。
5月31日,法拉第未來宣佈新車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正式上市。
圖/官方微信號
5月31日,法拉第未來宣佈新車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正式上市,售價30.9萬美元,全球限量300臺。
售價一經公佈,網友再度沸騰,不過並非討論是否要買,而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調侃:賈總不割韭菜了,這次不坑窮人。
人們想過法拉第未來會賣得貴,但未必想到會賣得這麼貴。
對於定價過高以及保值問題,似乎已在公司預期之內。
為了打消消費者顧慮,賈躍亭宣佈,推出『極智科技頂奢Eternity(永恒)購車計劃』,保證新車在購車3年後的轉售價值至少為60%。
這基本意味著法拉第未來保障用戶以舊換新時,至少可以拿回131.7萬元的價值。
不過,公司稱將在2023年底對該項目進行重新評估。
走到發佈會臺前看似距離不遠,但是賈躍亭卻用了9年。
早在2014年,賈躍亭創⽴法拉第未來並擔任⾸席執⾏官。
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賈躍亭準備造車。
2017年,法拉第未來將FF 91的車型進行展出,並預計在2018年量產,但最終未能實現。
到了2019年,法拉第未來表示,車型距離量產隻有『一步之遙』,一年後,又稱車型距離量產還有『臨門一腳』。
與許多中國車企發展路徑相似,賈躍亭寄希望於智能化彎道超車。
法拉第未來想做最智能的超豪華車。
賈躍亭認為,從行業對標和顛覆的維度看,以法拉利、邁巴赫和勞斯萊斯為代表的傳統超豪華汽車文明,看似處在最輝煌的時代,但法拉第未來認為恰恰相反,『真正的顛覆馬上到來。
擁有強大的科技、軟件和AI基因的智能電車企業將會主導這場顛覆』
發佈會上,法拉第未來也玩了不少『花活』。
例如,公司的智能座艙及智能互聯網技術系統,為用戶打造最強出行工作場景 ,把會議室、直播間搬到車上;構建極智出行生活場景,通過聚合搜索桌面實現無縫實時互聯。
不過,造車是一條『燒錢』路。
過去數年,法拉第未來持續投入,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累計赤字約為33億美元。
如今新車上市,擺在法拉第未來面前的一道考題是,手持220萬元購車資金的消費者,有什麼理由選擇這款車?閱讀全文>>>
編輯 劉喆 設計 師春雷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