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得益於電子菸稅收公告下發,電子菸巨頭思摩爾國際、霧芯科技股價暴漲,思摩爾國際由最低每股7.44港元漲至最高11.58港元;霧芯科技則由最低每股0.9美元拉升至最高1.78美元。
從長周期來看,電子菸企業們的市值雖仍與高點相去甚遠,但這次也是行業混亂監管幹預後,最為明顯的一次信心提振了。
公告指出,將電子菸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在菸稅目下增設電子菸子目。
這意味著電子菸行業往後將更為規范,頭部玩家或能找到一線生機。
除此之外,在電子菸股價暴漲前,10月26日上海市啟動了一款吸入式新冠疫苗。
據了解,這款疫苗隻需要吸入霧化疫苗,屏氣5秒便可完成接種,而其中的霧化技術與電子菸的霧化科技似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坊間多有猜測,二者或有不為人知的關系。
戒菸與啟蒙
人們常問電子菸還能活多久,可縱觀這一行業歷史,看似搖搖欲墜,實則地基穩固。
2003年,『電子菸之父』韓力立下幫世人『戒菸』宏願,正式拉開現代電子菸序幕。
但自全球第一支電子菸『如菸』誕生時,或許從來沒想過這個為減害而生的產品能夠發展成日後的龐大產業。
彼時歐洲市場較國內更為開闊,菲莫公司、羅德瑞拉以及雷諾美國等菸草巨頭便盯上中國大量廉價勞動力,紛紛進入國內建立工廠,將電子菸推向國際化。
而這不單充裕了海外市場,還倒逼國內電子菸市場進一步開放。
大量菸民在國外研究報告中『電子菸有害成分低於卷菸』的影響下,紛紛購入電子菸,其中霧芯科技旗下子公司悅刻便獨占市場六成份額。
餅烙大了,都漏洞百出,行業失控久了,更是亂象重重,魚龍混雜。
直接反映就是眾多商人將電子菸銷售至未成年人手中,雖然電子菸危害較小,尼古丁無毒性,但其上癮性較卷菸更甚。
兒童和青少年極易受尼古丁影響,較成年人更容易產生依賴性。
這也讓本是幫成人戒菸的助手,逐步淪為了未成年人抽菸『啟蒙』的上癮工具。
除此之外,企業和產品良莠不齊,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菸油泄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
據天眼查顯示,巔峰時期中國共有超15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電子菸、電子霧化器』的電子菸相關企業,市場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對應的產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流通的各類電子菸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更是令人咂舌。
如龍崗、寶安一帶地方,自2018年起便有上百家小生產廠每日輸出近上百萬隻『三無產品』。
外加微商橫行,導致市場混亂,部分商家更是借用電子菸名頭,銷售非法電子菸、上頭電子菸等,做出違法亂紀之事。
此外各大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提高產品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菸口味和菸油顏色,突出不同口味。
據新京報統計,僅悅刻一家就有至少90種口味,其中菸草口味11種,魔笛有69種口味,其中菸草味3種。
而整個市場大量的廠家內卷,輸出的口味數不勝數,致使菸民們從『菸癮』變成『口感』,『尼古丁上癮』轉為『口味上癮』,連成年人都難以抵擋的『甜味』誘惑,使本就對新鮮事物與口味體驗有著無限探索欲的青少年更加難以抵擋,因此電子菸口味不斷推陳出新,未免含有誘導青少年抽菸的潛在意味。
對於任何行業而言,監管從來都不是一件壞事,最壞的是沒有監管,在孱弱混沌時無人問津,發展至規模又不被允許存在。
改革開放四十餘年,從無到有建立市場的過程中,各種技術、產品和模式被創造又普及的過程中,大多數如今具備規模的行業都離不開這個過程。
電子菸行業亦是如此,2018年國家監管部門發佈了《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的通告》,將未成年群體剔出電子菸的受眾范圍;2019年發佈《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將互聯網行業剔出電子菸的營銷渠道;2022年又發佈《電子菸管理辦法》,明確表示電子菸不應該呈現除菸草味的其他口味。
這一切都在收束電子菸的混沌狀態,使其向著正規香菸靠攏。
古言大浪淘沙,如今大浪淘『菸』,歷經三次監管的篩選和糾偏,電子菸賽道終於等來了『稅收』這一關,也算跨過了生死線。
今年10月28日,一則將電子菸納入菸草稅收的消息,猶如一絲微弱的光亮,映入這一艱苦賽道。
電子菸的發展早期,離不開代工和出海貿易,但好在電子菸終於不至於落到始終沒有個『名分』隻留下出海的結局。
以稅收之名,將電子菸正式歸入菸草行業,向卷菸靠攏,同臺競爭。
加之稅收調整對內不對外,電子菸企業出口退稅13%,也讓玩家們有了喘息之機,度過最後的整頓。
縱然此舉將丟失大量喜愛獨特口味的需求側用戶,可之後未必不能重獲國人喜愛,以此涅槃,再得藍海。
就目前來看,本次的股票急速拉,說明市場還願相信電子菸行業能把握最後的希望,把故事繼續寫下去。
電子菸還有多大想象力
除了市場監管,另一個利好消息就是2022年10月26日,上海市正式啟動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加強免疫。
據康希諾公司介紹,這一霧化疫苗是在2021年推出的『肌註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克威莎』的基礎上,對給藥方式進行了創新,依托霧化器將疫苗霧化成微小顆粒,通過口腔吸入的方式完成接種,接種過程無需針刺,一呼一吸間即可獲得高效免疫保護,相當於是肌肉註射疫苗的加強升級版。
雖然接種後的研究表明,接受霧化疫苗的參與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於接受肌肉註射滅活疫苗加強劑的參與者,但在國內口碑依舊兩極分化嚴重:
支持的人從實際效果出發,認為不用肌肉註射,同樣劑量可提供更多人接種,並且循著呼吸道自然感染途徑,可以模擬自然感染後的免疫反應,黏膜抗體產生時間很快,對防止新冠無症狀感染更強;
唱衰的人則從技術角度出發,認為黏膜免疫激發的抗體IgA在體內消退比較快,還隻是模擬原始病毒,如今新冠的病毒變異迅速,後續有效性仍未可知。
即便如此,市場的嗅覺依舊不肯放過一絲商業的氣息,霧化疫苗甫一面世,霧化概念就已被炒熱,而作為電子菸龍頭的思摩爾早在冥冥之中被綁上了一艘巨輪,無法抽身。
自2020年4月1日,思摩爾國際與美國生物制藥公司AIM ImmunoTech簽署《材料轉讓和研究協議》,合作信息公開後,思摩爾與AIM共抗新冠的報道就從未消停過。
然而實際上,在資本市場盲目逐利的同時,思摩爾的霧化技術是否滿足開展『新冠疫苗』的吸入性研究條件,依然存在諸多質疑。
最直觀的,思摩爾確實於《電子菸》霧化技術,但其原理是加熱沸騰霧化,也就是利用陶瓷芯把油倉裡的菸油吸附至加熱膜加熱至沸騰,產生霧化蒸汽,即便是旗下最新一代的陶瓷技術『FEELM AIR』,也依然在此框架之內。
而無論是醫用酒精噴霧、哮喘噴霧劑的離心式霧化,還是加濕器的超聲波霧化,亦或是醫療壓縮霧化機的壓縮霧化,幾乎市面上所有的常見的醫療霧化方案都是機械原理霧化。
例如據報道康希諾的這款疫苗,最重要的霧化機器就是由愛爾蘭的醫療器械制造公司『愛爾真《Aerogen》』研發的篩網式霧化器,通過每秒13萬次的高頻振動,制造3微米的氣溶膠,直達肺部。
目前國內有此能力的也就可孚醫療、魚躍醫療和維力醫療三大醫療公司了。
新冠疫苗在加熱過後能否保持原有藥效仍未可知,所以如果讓思摩爾跨界去做相關產品,競爭力究竟幾何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但能否做到和想不想做是兩回事,而實際上思摩爾佈局醫療的草蛇灰線可能開始更早,比如思摩爾試水的蒸醒目超聲波霧化潤眼儀 ,根據2022年8月25日發佈的上半年財報,今年的研發投入進一步擴大,上半年研發開支增長155.7%至6.04億,占營收的比重為10.7%,而去年同期還僅為3.4%,預計2022全年研發支出將達16.8億元,超過去6年研發投入總和。
從這些開支的具體投向上看,主要流向了新型菸草、美容、醫療三個方面。
在財報會議期間,思摩爾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陳志平就曾說道『醫療霧化剛剛開始,需要持續投入和探索,現有的電子霧化產品也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實際上在思摩爾目前在研的針對哮喘和慢阻肺醫療霧化產品,就是使用常見的超聲波霧化和壓縮式霧化技術,與藥物制造公司達成協議聯合研發,一旦審批通過後,有望在未來幾年面世。
所以思摩爾能做的東西可能不像想象中那樣多,如果從零貿然進軍其他霧化領域,過於寬闊的護城河,加之原有領域巨頭打壓,未來發展前景未必樂觀。
若是利用蒸發霧化特長去部分領域替代原霧化方案,或許還有一定的操作空間,但醫療產品上市周期極長,因此對思摩爾醫療霧化的未來的想象實在不應過於誇大。
實際上這兩年跨界做疫情生意的企業已不在少數,例如比亞迪利用位於深圳龍崗區的比亞迪寶龍工業園,活生生在疫情發生後改建生產線,隻用了一個多月就實現了口罩量產,據當時比亞迪一季度的財報顯示比亞迪電子一季度盈利6.57億元,同比增長了69%。
意味著第一季度,比亞迪賣口罩便賺了2.69億元。
而海爾的核酸檢測倉,也賣出了4.68萬的均價,光是河南就采購超6億元。
同等類型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線上,辦公的釘釘、企業微信、飛書,點外賣的美團、娛樂屬性的短視頻和遊戲,都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增長,一大批原本是該被長尾轉化的用戶被疫情這臺『抽水泵』提前註入到了各個互聯網平臺。
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子菸企業想要分一杯羹,跨界做起疫苗的生意經也就不難理解了。
寫在最後:
監管雖好,但快刀斬亂麻必然也會有陣痛,或許有些企業會難以承受,但這是行業邁入正軌融入主流的必由之路。
唯有真正度過這一時刻,才算在未來站穩腳跟。
另外,霧化疫苗或許能助其一臂之力,但這疫苗的用途還有待商榷,針對普通醫學病症或許容易些,想參與到抗疫大業中卻並不容易,這畢竟是關乎國泰民安的大事。
況且,從產業發展角度看,也需要企業向更可持續發展的行業進發。
電子菸可以尋找新出路、新曲線,霧化技術如果真能紮根醫療造福百姓倒也不失為一種美談。
倘若隻是蹭熱點,大發國難之財,那還是回歸本心,老老實實『戒菸』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