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市場紛繁復雜
2021年1月22日,中國某電子菸企業正式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開盤當日便受到爆炒,股價開盤暴漲104%,直接觸發熔斷停牌。
重新恢復交易後,盤中股價最高漲幅達158%,收盤漲145.9%,市值達到458億美元,近3000億人民幣。
剛上市就坐擁3000億市值,這已經足夠驚人。
然而,更驚人的是,這是一家剛剛成立三年的創業公司。
2020年8月底,因疫情延期4個月的2020年IECIE電子菸展終於在深圳開幕。
占據了深圳會展中心三個展館,400多家電子菸產業鏈企業,涉及2500多個品牌齊聚展會。
要知道,如此盛況還是在疫情影響下和數百家電子菸相關企業已經註銷或吊銷的『困境』中獲得的。
中國菸民現在達到3.5億人,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個菸民。
巨大的利潤空間、龐大的潛在市場,讓無數人的眼光投向了這個行業,導致了電子菸品牌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在潮流之下,電子菸大有替代傳統香菸的趨勢,那麼電子菸真的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嗎?
電子菸的危害難以想象
『入門效應』已成共識
人們曾經認為電子菸是傳統香菸的安全替代品,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電子菸不僅有害,還可能讓人產生菸草成癮的『入門效應』《Gateway Effect》——即使用電子菸會使本來不吸菸的人產生尼古丁依賴並進而成為吸菸者。
而在這類人群中,青少年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2021年1月11日,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公共衛生學教授約翰·皮爾斯博士和其團隊在《兒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青少年使用電子菸與日後菸草使用關系的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菸會直接導致青少年日後菸草成癮。
這一研究和此前公共衛生學界的多項研究結論吻合:青少年好奇心強,容易在不完全了解其健康危害的情況下產生尼古丁依賴,進而發展為長期吸菸者。
約翰·皮爾斯團隊的這項跟蹤研究始於2014年,研究團隊選取了12-24歲的青少年及年輕人作為研究對象,並在之後的四年每年隨訪。
研究者發現,青少年會隨著年齡增長菸草依賴加強。
2014年,約翰·皮爾斯團隊首次調查時,45%的被訪者曾至少嘗試過一種菸草制品。
而到了2017年,這一數字上升到62%,其中72%的人嘗試的菸草制品是電子菸。
菸草依賴的效應也隨著時間推延逐漸明顯。
2014年時,吸菸者裡僅有12%的人是每日吸菸者,一年之後,這一數字上升到50%。
在多種菸草制品的混合使用者中,電子菸使用者日後成為每日吸菸者的幾率是不吸菸人群的三倍。
『在這些數據裡,我們發現,電子菸形成的‘入門效應’讓非吸菸者走向真正的菸草成癮』研究的第一作者約翰·皮爾斯博士說。
這一結論還預測了美國青少年急速上升的電子菸使用率將導致日後菸草成癮率的大幅上升。
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NASEM》發佈了一份證據詳盡的關於電子菸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報告,涉及識別和檢八百多個通過同行審議的科學研究,多項研究指出電子菸的使用增加了非吸菸者日後吸菸的頻率和強度。
中國2019年菸草調查結果也發現,過去5年,初中生聽說過電子菸和現在使用電子菸的比例顯著上升,從未吸過電子菸的中學生在接觸電子菸之後的12個月內更有可能嘗試其他菸草制品。
公共衛生學者提醒,大多數關於『入門效應』的研究來自於發達國家。
這些國家的控菸基礎相對較好。
而在多數中低收入國家,禁止向未成年人售菸的禁令執法不力,菸草的稅率和定價相對較低,卷菸被廣泛使用且在文化上根深蒂固,所有這些現狀導致中低收入國家的青少年從使用電子菸轉向吸卷菸的可能性更大,電子菸的『入門效應』會更強。
中國有超過3億菸民,其中一半以上的吸菸者在20歲以前就開始吸菸,電子菸的出現成為青少年接觸菸草的新途徑,遏制青少年及年輕人接觸電子菸將會是今後控菸的關鍵。
有助於戒菸?
還未經證實
除了前衛時尚,電子菸還喜歡強調一個功能:健康,有助於戒菸。
約翰·皮爾斯團隊在另一項成人電子菸研究中也發現,所謂的電子菸幫助人們戒菸成功,並不是真的戒菸,三分之二的人隻是戒掉了傳統香菸,並繼續在使用含有尼古丁的電子菸。
此外,目前無法判斷電子菸的出現對尼古丁替代療法和戒菸服務的影響有多大。
一些研究認為,電子菸在戒菸門診中使用,可能會有效,但如果誤認為電子菸可以作為大眾戒菸手段並大規模使用會影響常規、有確鑿證據的戒菸方式的使用,包括行為治療、戒菸藥物和兩種方式結合,科學家仍需要更確鑿的證據來研究電子菸帶來的影響。
公共衛生學者們認為,由於電子菸產品出現時間太短,且產品設計和迭代速度快,當前第三、四代產品和早期產品相比在尼古丁傳輸方面已經有了較大不同,所以對於早期產品的研究結果已不適用於當前產品。
因此,電子菸『有助於戒菸』這一說法還沒有得到完全的證實,使用電子菸依然要保持理智。
電子菸的危害可能被低估
除了誘人口味和多彩外觀,商家著重宣傳的就是電子菸的『健康』『與自然的對話,就從清新的口吻開始』『減少身體負擔,不打擾身邊人』等宣傳語,配以電子菸民和不吸菸者親密接觸或輕松愉快交談的場景圖片,極易給人造成電子菸不產生二手菸的錯覺。
事實是怎樣的呢?
電子菸除普遍含有尼古丁以外,使用者吸入並呼出的電子菸霧可能還含有多種有害和潛在的有害物質,包括可深入肺部的超細顆粒、可導致肺部疾病的丁二酮添加劑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致癌物質,以及鎳、錫和鉛等重金屬致癌物。
香港吸菸與健康委員會委托香港浸會大學測試市面上的13種電子菸,發現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包括甲醛、多環芳香烴《PAHs》及多溴聯苯醚(PBDEs)等,其中甲醛及多環芳香烴是已知致癌物,多溴聯苯醚會幹擾甲狀腺分泌及影響生殖能力和胎兒發育。
科學界已經證實,電子菸可能會對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產生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呼吸系統。
電子菸氣溶膠會增加呼吸道炎症因子的產生,導致氣道慢性炎症,進而使人體肺功能下降,這種不利影響與吸菸導致慢阻肺的發病過程非常相似。
一項針對韓國高中生的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菸的學生患上哮喘的可能性是從不使用者的2.7倍,因為哮喘而休4天或以上病假的可能性是從不使用者的15.4倍。
一項針對中國香港青少年的電子菸使用和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果。
此外,多種調味劑的毒性及其與電子菸溶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逐漸引起關注。
電子菸的口味多達8000種。
最初人們認為調味劑會像食品添加劑一樣無毒無害。
但後來研究人員意識到,即便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也可能會對肺部帶來嚴重危害。
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調味劑會和電子菸溶劑產生相互作用,對直接暴露在電子菸液中的人類肺細胞顯示出強烈的細胞毒性作用。
電子菸還和癌症相關。
2020年6月,《Science》子刊刊發了一篇電子菸會改變口腔菌群,導致牙齦疾病或口腔癌的文章。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者警告稱,使用電子菸幾個月後,無論是含有尼古丁還是不含有尼古丁的菸油都會對口腔微生物菌群產生重大的影響,從而引發牙齦疾病、牙齒脫落等危險,並且容易誘導口腔癌症。
2019年,315晚會指出:『與傳統香菸一樣,電子菸所使用的菸液含有尼古丁,長期吸食同樣會成癮,並且通過檢測發現,電子菸菸霧中甲醛濃度是居室內空氣中甲醛最高濃度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菸霧中還檢測出大量丙二醇和甘油,在加熱情況下轉化成成氣體的兩種物質會對人體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因此,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是超出想象的。
在電子菸迅速流行的態勢下,越來越多的公共衛生專家呼籲,政府應盡早做出幹預。
國家提高重視,亂象有望被整治
『自由而殘酷』是目前電子菸行業的真實寫照。
從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可以看到,目前,電子菸國家標準項目目前已進入『審查』階段。
這意味著,未來,電子菸國家標準通過批準後即可發佈,將進一步規范市場發展。
在此之前,2019年11月,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同時,通告還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菸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佈的電子菸廣告。
總之就是:不許在網上賣了!
這對主要靠線上銷售的電子菸產品如同晴天霹靂,有資本加持的大品牌開始倉促佈局線下門店,而更多無力佈局線下市場的小品牌則在低價清完庫存後草草退出市場。
剛剛進入『風口』的電子菸,瞬間跌入谷底。
從疫情中復蘇的中國,強化控菸勢在必行
無菸立法
衛生健康如今已是人們新冠肺炎日常行為決策過程中的必要考慮因素,疫情也讓我們以新的視角審視人際交往和社會運轉的方式。
中國政府正著力改善公共衛生體系的薄弱環節,從而更有效地預防和積極應對新的疫情或未來的公共衛生威脅。
這其中有一項風險尤為緊迫,那就是吸菸《包括卷菸和電子菸》。
它使吸菸者及其周圍的非吸菸者面臨罹患呼吸疾病、心臟病、癌症和許多其他健康危害的風險。
不僅如此,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吸菸還會增加吸菸者和其周圍非吸菸人群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
這些風險不但會相互疊加,同時還會共同加重對健康的影響。
無菸立法是當今應盡快采取的一項控菸措施。
通過立法,將同時減少菸草和新冠造成的健康風險。
無菸立法不但可以保護非吸菸者免受致命菸草菸霧的傷害,還可以創造更好的戒菸環境,幫助吸菸者盡快擺脫這個致命的習慣。
事實證明,在實施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的無菸立法之後,北京和上海的二手菸暴露以及吸菸率均大大降低。
新冠疫情期間,人們對病毒的危險性產生了廣泛共識,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成為了保護更多人免受病毒感染的集體意識。
同樣,無菸立法也建立在為彼此的健康負責的共識和集體意識的基礎上。
一個現在已經很清晰的共識是:人們不應在室內公共場所吸菸,因為這會危害他人的健康。
有效的無菸法規可以保護所有人,覆蓋所有室內的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
強力有效的市場監管
目前世界各國對電子菸行業的態度及政策方向各有不同,主要包含以下三種監管思路:一種是將電子菸作為消費品監管;一種是將其作為菸草類監管;第三種則是將其作為醫藥類監管。
從監管力度上來看,醫藥類的監管力度最強。
電子菸在國內雖然是作為普通消費品沒有特殊管制,卻又擺脫不了菸草屬性,整個行業一直遊走於邊緣地帶。
而在電子菸發展較早的國家,很多都按照菸草產品或者是醫藥產品來分類管理。
從效果上來看,電子菸產業發展最好的恰恰是監管最嚴的英國。
按醫藥產品管理,標準嚴苛,許可證都很難申請下來;按菸草產品管理,稅率極高,導致零售價格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銷量。
而中國的電子菸標準低,稅率低,利潤高,這便是前兩年千菸大戰的原因。
隨著國內電子菸行業逐步發展完善,國家加強政策監管既是對消費者的保護,也是對行業從業者們的保護。
一方面,不符合國家標準及政策法規要求的企業自然會被淘汰,進而推動行業有序發展。
另一方面,對劣質企業的驅逐也是在保護電子菸產品的市場形象及信譽,正是由於缺乏行業監管,部分企業以次充好,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這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正當利益,也損害了整個行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電子菸行業經歷了十幾年的野蠻生長之後,政府開始加快監管是必然的趨勢,也是約束行業規范的必然過程。
增加對電子菸生產過程的監管,品質的監管,銷售的監管,讓不為消費者負責的劣質產品退出市場。
這才是監管的意義所在。
過去七個多月以來,中國抗擊新冠疫情,保護人民健康和生命方面展現了領導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談到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擺在首要位置,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任何一例由可預防的健康風險導致的死亡都是不能接受的。
我們呼籲,隨著社會逐漸從疫情中復蘇,必須盡快、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規范電子菸行業標準,加大監管力度,並對人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大家都生活在健康舒適的環境之中。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