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歧視』可以有!王旭明:菸草院招三清華北大生,國家應限制。

逆向『歧視』可以有!王旭明:菸草院招三清華北大生,國家應限制。

近日,媒體報道稱:在一則《鄭州菸草研究院2023年公開招聘錄用人員公示》中顯示,鄭州菸草研究院於2023年4月23日至28日進行了面試,最後共錄用了11人,這11人中,有3人畢業於清華北大,有7人是博士研究生!

對於這一現象,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如此評論稱:

『……這樣的現象值得深思。

毫無疑問,舉全國之力興辦的清華北大和一批國家重點高校,應該,也必須承擔國家發展中重大難題而做貢獻,例如芯片、疫苗等國外卡脖力的項目。

同時,應該,也必須承擔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為獲得諸如諾貝爾獎這類標志人類自然科學高度的項目做貢獻。

上述兩條應該是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國家重點高校的重要和主要任務和目標。

至於從這些學校走出來的學生當大官、掙大錢和進入菸草白酒這類企業,不能提倡,國家也應出臺有關政策有所限制』。

『 應該認識到,解決大學生就業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

而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國家重點大學,應該培養拔尖創新和國家急需人才,而不能以簡單就業為導向』。

王旭明的主要意思就是:像清華北大這樣的中國頂級高校培養的頂尖人才,不應浪費在『當大官、掙大錢和進入菸草白酒這類企業』上——國家對此不應提倡,且應出臺政策予以限制!

對於個人而言,無論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還是別的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當然都有公平就業的選擇權利,這些人選擇報考待遇豐厚的菸草公司,之於個人而言,當然是無可指摘。

但王旭明的意思,也並非是在指責這些學生個人的就業選擇,而是從社會和國家的角度——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看待這個問題!

我們的清華北大本就集聚了國家最好的資源,培養著最有潛質的未來國家人才,但如果我們的就業導向、政策導向,卻變成了『當官、掙大錢和進入菸草白酒企業』,確實在實質上是對人才的巨大浪費,也可以說是國家和民族的一種悲哀!

在中國的歷史上,何以隻註重人文教育,或曰文科教育?這與『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維理念有極大的關系——我們歷史上的文化教育,可以說就是為了培養官員,人人都把學習、科舉的目的,定位在當官發財上,這也是我們在近現代科學發展的時代裡,何以對世界科學貢獻式微的重要原因。

即使到了現在,考公熱也從來沒有涼過,相對於國外發達國家基本上沒有『公務員熱』現象,其實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公務員隊伍當然也需要人才,但如果無論哪個行業,無論哪個層次的人才,大都以當官為目標,則歷史上的教訓裡,像我們在科技發展上的落後,或仍會延續至今和未來。

因為,我們最好的人才去了哪兒?不是科技等前沿、最大的生產力發展領域,而是最好的人才擠破了頭往當官發財的行當去了!

想一想我們大力宣傳的『吸菸有害健康』的菸草領域,僅一個省會城市的招聘中,11人中博士不僅占了近90%,且還竟有最高等學府的清華北大3名畢業生,要說這都不算人才浪費,那真的可以說令人無語了。

試想:如果以此招聘邏輯推算,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按照每個區域每年都如鄭州這樣的招聘規模,則全國的菸草研究院一年大致就能招300餘名博士生,其中大致會有清華北大畢業生超過100人!

雖然這樣的推算並不準確,但以中部經濟欠發達省會城市——鄭州的菸草研究院招聘情況,對全國的情況進行推算,相信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而每年可能最少會有百名清華北大的學生,將進簾菸草行業,另外,還有白酒等此類的行業,也會吸引清華北大的學生應聘就業——如此簡單推測之下,可以想見,這樣的人才浪費,或許就很驚人了吧?

所以,從國家層面上看,像王旭明建議的這樣:要進行政策設計,對菸草、白酒之類行業,甚至是對一定級別以下的公務員招考,都要『逆向限制』高層次人才進入應聘范圍——如不準招收清華北大的名牌大學生進入,這個觀點與建議,還真的值得國家思考!

或許,有人會說,這對清華北大畢業生中想掙大錢、過舒服日子的人,有些不公平吧?這樣還會便宜了非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

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國家層次上觀察這一現象,這難道不是一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嗎?或許這會『便宜』了非名牌大學畢業生,但卻更利於國家的整體發展方向與未來進步,當然就值得我們國家政策進行引導和限制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