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充裕的新四軍第七師:每人每月三條香菸,一支牙膏,主食大米。

在新四軍的七個師中,新四軍第七師是存在感比較低的一支部隊,但是這支部隊卻很富有。

在新四軍內部,有『富七師,甲全軍』的說法,也就是說,一個新四軍第七師上繳的軍費,可以養活整個新四軍。

那麼,新四軍第七師的這些錢到底是從哪來的呢?

皖南事變之後,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雲逸為副軍長,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並將各部隊整編為了7個師和一個獨立旅。

其中新四軍第七師師長為張鼎丞,政委曾希聖,但是由於張鼎丞在延安另有任務,遲遲不能赴任,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政委曾希聖負責第七師和皖江軍區的工作,一直到1943年,譚希林出任新四軍第七師代師長兼皖江軍區司令員,才減輕了曾希聖的壓力。

新四軍第七師剛成立的時候實力十分弱小,是新四軍七個師中實力最弱的一支部隊,甚至連梁興初的獨立旅都不如。

其他師至少有三個旅的兵力,而七師隻有第19旅和一個挺進團,總兵力僅為2000多人,七師的活動區域也被日偽軍和國民黨軍擠壓得很小,主要是巢南山區和無東一塊,巢南山區以董家山為中心,東到石澗埠,西到任家大山,長約30公裡;南到簸箕場,北到巢湖邊,寬約10公裡,活動區域很小。

新四軍第七師雖然活動范圍很小,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優勢,第七師所活動的皖江地區,自1927年大革命的時候就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皖江地區廣大群眾對新四軍的隊伍十分信任。

除此之外,新四軍第七師活躍的皖江地區不但人口稠密,而且物產豐富,是華中地區著名的魚米之鄉,有利於抗日力量的生存和發展。

資金充裕的新四軍第七師:每人每月三條香菸,一支牙膏,主食大米。

為了不遭到日偽軍的注意和打壓,新四軍第七師采取隱蔽發展的方式,不斷地擴充抗日軍隊和根據地,進行政權建設。

到1941年底,新四軍第七師的兵力就從2000人發展到了4000人的規模,地方武裝發展到了2300人,民兵增加到了22000人。

軍隊雖然發展起來了,但是武器裝備差,有時候部隊連飯都吃不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七師又開始發展皖江地區的經濟,采取以商養軍的政策。

為了粉碎日偽軍對我根據地的經濟封鎖,曾希聖直接對根據地的糧,油,棉等物資施行統一管理。

同時對敵占區進入我根據地的工業產品,施行差別稅,這樣又減輕了根據地農民的負擔,又增加了稅收。

蔡輝很重視和敵占區的經濟合作,敵占區所需要的糧,油,棉等產品都需要從根據地購買,蔡輝就將這些物資全部管控起來。

日偽軍不得不和我方合作,用他們生產的軍需,軍械,藥品等物資和我軍進行交換,日偽軍還經常派兵為我方運輸槍支彈藥和藥品,以換回他們所需要的糧,油,棉等物資。

湯家溝是當時新四軍第七師在長江流域控制的唯一一個商貿口岸,東接上海,杭州,南望蕪湖,西接安慶,蔡輝請曾希聖派重兵將這個口岸保護起來,保障了這個口岸的絕對安全。

短短幾個月,湯家溝就商賈雲集,每天都有數以千噸的貨物從這個地方進行中轉。

蔡輝還成立了自己的菸草公司,開辦煤礦,鹽運公司,糧食公司,將這些公司生產的產品賣到敵占區,然後從敵占區購買我方所需要的槍支彈藥,鋼材,藥品,電臺,奶粉等物資,有些商品甚至運輸到了延安,緩解了延安當時的經濟困境。

新四軍第七師的全軍的錢袋子,僅僅1944年1月到1945年1月上交軍部的現款就高達4400萬法幣,按照當時國民黨軍的供給標準,這些錢夠20個甲種師一年的供養。

此外,新四軍第七師還向軍部上繳了大量軍需用品,通訊器材,藥品等物資。

七師還積極地救濟其他經濟貧困的根據地,根據新四軍參謀長賴傳珠的記載,1944年1月22日,新四軍準備送延安和華東救濟款3500萬元,其中一師上繳1000萬元,二師,三師,七師上繳500萬元,四師,浙東軍區上繳300萬元,16旅上繳400萬元。

1944年12月20日,新四軍第五師處於極度困難的狀況,新四軍第七師一次性就拿出了3000萬元,1師拿出4000萬元,二師,三師,16旅各拿出1000萬元。

新四軍第七師官兵的軍費,也是新四軍,八路軍各部隊最充裕的,夥食標準也最高,每人每月10月夥食費,主食是大米,另外還發零用錢,每個月三條香菸,一支牙膏,軍裝也是軍部特批的,全軍唯一用進口龍頭細佈,武器裝備也是全日式。

到1945年抗戰勝利的時候,新四軍第七師擁有三萬正規軍,地方武裝,民兵17萬人,控制的根據地面積達到了14個縣,人口300萬。

1947年新四軍第七師裁撤的時候,管理的資產達到一億,折合黃金50萬兩。

後來很多七師老兵回憶,北撤之前7師的後勤保障是全軍最好的,吃細糧,發香菸,肥皂,牙刷,牙膏,皮鞋,皮帶,細佈軍衣,用的醫藥也都是進口的,根本不是北方的土八路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