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貳拾貳》原創文章,轉載請後臺留言,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全文共5617字 | 閱讀需11分鐘
吸菸有害健康,為什麼不全面禁菸呢?
『八閩滋種族,九宇遍氤氳。
筒內通炎氣,胸中吐白雲』清代文人沈德潛的一首《詠菸草》道出了菸草在當時中國的火熱程度。
菸草,作為一種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的特殊消費品,它在中國傳播與發展的歷史,也是頗有傳奇色彩的。
自其在中國大地上流傳以來,很長時間內統治者都對它處於禁與不禁的矛盾之中。
到了近代,隨著中國被卷入世界市場,『禁與不禁』已難以為中國人掌控,菸業反而成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契機。
當菸草來到現代社會時,我們又面臨菸草經濟與國民健康如何平衡的問題。
在追溯中國菸草史時,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代中國菸草制度的變化、人們觀念的變化,這將成為觀察中國歷史變遷的一面鏡子。
《吸菸的美洲印第安人》,版畫,安德烈·德維繪,1558 年
吸食菸草起源於美洲。
根據目前的考古調查結果,早在3000 多年前,南美洲的瑪雅人就已開始吸食菸草。
在原始時期,菸草具有藥物和宗教的雙重功能。
一方面,人們利用菸草可適度止痛和殺菌的功效,用菸草汁為病患治療簡單的疾病,因而菸草被視為『神草』;另一方面,美洲的巫師們通過把菸草與其他麻醉藥物混合使用,來達到一種瀕死狀態,讓人們相信自己可以與神靈溝通交流,吸菸成為宗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492 年10 月12 日,哥倫佈探險隊踏上美洲大陸。
探險隊成員的航海報告裡記錄道:『很多男人和婦女手上拿著‘燃燒的炭’,以使自己得到某種香氣』這正是當地人在吸食菸葉。
美洲航道開通後,菸草被帶進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的其他角落。
菸草的迅速傳播與它提神解乏、麻醉止痛的功效密切相關。
一位名為尼古特的法國人將菸葉呈獻給當時的法國王太後美迪斯,用來治療她的頭疼病,效果顯著,這令菸草迅速在歐洲上層社會流傳開來。
後來人們將菸草稱為尼古丁,用來紀念這位法國人。
此外,很多周遊世界的傳教士和探險家把菸草的種子和吸食方法分享到各個地區,對菸草傳播也作出了不小貢獻。
巴黎街頭兩位搬運工人正在吸食菸草《約繪制於1820年》
從『禁止』到『開禁』
菸草傳入中國大約是在明代萬歷年間。
明末有《景嶽全書》記載:『此物《菸草》自古未聞也,近自我明萬歷時始出於閩廣之間,自後吳楚皆種植之矣』傳入渠道說法眾多,最普遍的觀點是,經呂宋《今菲律賓》傳入臺灣,後又傳入福建。
菲律賓 16 世紀中葉就成為西班牙殖民地,所以菸草及吸食習慣從那裡傳入,是說得通的。
明代人姚旅所著《露書》提道:『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燒一頭,以一頭向口,菸氣從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氣。
有人攜漳州種之,今反多於呂宋,載入其國售之。
這一段關於中國引種菸草的文字,說明明代後期福建當地的產量已相當可觀,還能對外出口。
然而和其他糧食作物不同,菸草並非生存必需品,大面積種植肯定會消耗一定的土地資源、勞動力和資金。
對於農業社會的統治者來說,保證農業生產才是最重要的, 種菸『無異遊民坐食』。
所以,種植菸草對於當時『強本抑末』觀念濃厚的封建統治者來說,自然不受歡迎。
崇禎皇帝就是一位堅定的『禁菸主義者』,曾多次下令禁菸,甚至處死過違法者。
談遷在《棗林雜俎》裡記載,崇禎年間曾下令禁菸,民間私種菸草者要法辦,嚴重者更要受斬刑。
吸食菸草有害於健康,也是早期施行禁菸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末倪朱謨撰寫的《本草匯言》就將菸草歸於毒草類,認為它『氣熱有毒』。
一些地方志裡提到一些病例,經常吸食者面目蠟黃,『肺枯聲幹』。
此外,菸草屬於嗜好品,購買需要花費大量錢財。
人們認為吸食菸草有害於社會風氣,特別是家貧者一旦成癮,很難戒掉,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清太宗崇德四年《1639 》,戶部發佈禁令種植白桂《即菸草》告示,不許官民栽種、吃賣
清代初期基本延續了禁菸政策。
清入關前禁令最為嚴格,但這種『禁』,也不過隻是對下不對上,王公貴族照樣吸菸,使得民間仿效不止,乃至屢禁不絕,形成『禁而不止』的局面,到後來不得不『開禁』。
不過這種『開禁』是有條件的,民間可以自種自用,不能對外出售,否則要被問罪處死。
清建都北京後,朝廷內部對於禁菸還是比較堅持的, 很多大臣都有條奏,請求禁止民間種菸,對官員吸菸加以嚴格限制。
根據當時的律例,凡是在紫禁城內、倉庫、祭祀場所等處吸菸的官員要被革職。
如果是旗人的話,還要上枷兩個月,鞭打一百下;非旗人的話,要挨四十大板,然後流放三千裡。
到了乾隆時期,禁令開始有所松動。
乾隆八年《1743》,戶部討論了在有限條件下允許民間種植菸草事宜:適合種蔬菜糧食的地方不能種植菸草,隻能在城堡以內的空閑地方種植。
這次議準的政策原則很明確,即種植菸草不能廢除耕地,妨礙農業發展。
然而等到嘉慶時期,原先的禁例幾乎已喪失殆盡。
總的說來,菸草自進入中國以來,雖然政府中一直不乏『禁菸』之聲,但執行效果不佳。
其原因除了菸草本身的藥物價值外,更重要的是,在統治階層內部,菸草已經成為『必需品』。
一些官員士大夫沉迷於菸草的口感中,將吸食菸草作為生活情趣,更有甚者,嗜菸如命,『一日一餐必無怨,若購菸無資則淚如雨下……』。
『禁者自吸』又如何能真正『禁』得住呢?
菸草隻能在中國越來越流行,逐漸遍佈社會的每個角落。
菸草的傳入和盛行,不僅給中國人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消遣方式,更在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種植菸草是一項商業性比較強的生產活動。
由於吸菸的人日漸增多,國內外需求都很大,而朝廷『禁』與『不禁』的政策模糊性使得種菸在『不合法』與『半合法』之間徘徊,反而提高了菸草的身價。
在福建等優良產區,優質的菸草價格在每斤千文以上。
種菸比種糧收入高得多,『種禾隻獲利三倍,種菸還獲利十倍租』,這大大刺激了菸草種植的商業化發展。
等到禁菸政策日漸松弛乃至真正放棄,國內的消費需求更是呈直線上升狀態。
菸草生產在農業內部出現了專業化傾向,形成了諸多著名產區,比如漳州、浦城。
菸草的商品率高,銷路又廣,所以很快出現帶有『租地農場主』色彩的『蒔菸家』。
他們沒有固定土地資產,『專靠賃田栽菸』,同時雇傭勞動力協助生產。
這種生產關系已不同於以往的封建剝削關系,而是早期農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從菸草行業分離出來的加工業,同樣也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菸草傳入的早期,人們隻是將菸葉曬幹揉碎直接吸食,因而沒有單獨加工的必要。
隨著產量的增長,菸草加工技術也隨之發展起來,菸葉開始被加工為菸絲。
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催化了社會分工,菸草加工業逐步獨立出來出現了一批雇傭專人加工兼銷售的菸鋪作坊,『大鋪用工三二十,中鋪不減十餘或七八』。
這些反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新因素,為近代中國菸業的生產發展創造了條件。
艱難成長的民族菸草工業
清代嘉慶、道光之後,鴉片問題日漸突出。
鴉片的毒性和成癮性遠超過菸草,且流入中國後造成白銀大量外流,給國家治理帶來了極大隱患, 清政府嚴禁鴉片的呼聲不斷上漲,關於菸草的禁令則慢慢退居其後。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 五口通商。
外國資本主義逐漸把中國作為工業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
中國本地種植的菸葉被運往世界各地,出口數額不斷上升。
吸食鴉片的人 約翰·湯姆遜 / 攝
不過外國資本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壓榨初級產品,他們更渴望廣闊的市場。
19 世紀 70 年代,英國人發明了卷菸機,掀起了菸草行業的一場巨大革命。
19 世紀80 年代,英、美等國開始采用機器卷菸,並將產品輸往海外市場。
大約在19 世紀90 年代,美商的老晉隆洋行把『品海』牌香菸帶到上海,中國內地開始有了機器卷菸。
外國商人依靠自身的雄厚實力和各種殖民特權,通過廉價銷售的方式,讓機器卷菸逐漸替代了以往中國人習慣吸食的黃菸和水菸,慢慢掌控了中國菸草市場。
『清末,外國卷菸輸入中國一年不下 20 萬大箱《每箱 5 萬支》……在帝國主義各國的激烈角逐中,英、美資本家取得了勝利,對中國菸草市場幾乎形成了絕對壟斷。
甲午戰爭後,列強在中國取得設廠權。
為了充分利用中國的廉價菸葉原料和勞動力,攫取更多的利潤,各國資本家開始引入卷菸制造設備,在華北等地區開辦卷菸廠。
到 20 世紀初,英美菸草公司在華資本額已有1100 多萬元,在中國菸草工業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外國資本的強勢侵入對民族卷菸工業是一種致命打擊,不要說民辦小廠,就是官辦企業也無法與之競爭。
1903 年,清政府北洋集團掌控的北洋菸草公司在天津成立,公司主要管理人員都是朝廷官員,還撥有專門的官地種植菸草。
然而這所官商合辦公司隻運營了3 年就宣告破產。
當然,除了外國資本的擠壓外,這種封建官僚控制的合辦公司,本身在管理、運營方面都存在種種問題。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是比較典型的商辦民族卷菸工業代表,由華人簡照南於1905 年創辦。
由於缺乏技術和經驗,在英美菸草公司的競爭打擊下,3 年後宣告清算停業。
後來雖然得到資金援助,於1909 年重新運營,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生產的香菸
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的民族工業,包括卷菸業終於迎來發展的有利時機。
此時,一方面國內革命浪潮迭起,倡導國貨的愛國運動風生水起,國貨暢銷一時;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西方列強忙於戰事,無暇顧及海外市場,讓民族企業得以『大施拳腳』。
南洋菸草公司終於由虧損轉向盈餘,並於 1911 年正式向社會募股,擴大資本至1500 萬港元《復業時隻有13 萬港元》。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漢口生產廠
近代被打開國門、裹挾於世界市場的中國,在是否『禁菸』的問題上,此時已經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了。
面對外國資本的入侵,清政府幾乎沒有辦法保護本國的菸草企業。
清代菸草管理制度漏洞百出,稅收名目繁多,各地均不統一,稅率又很低。
雖然受外國菸草重稅主義思想的影響,有不少官員提出提高關稅,實行菸草專賣,但基於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政府根本無力反抗列強,反而造成對外稅低、對內稅高的現象,壓制了本國菸草企業的發展。
到了北洋政府時期,『寓禁於征』,即通過重稅來限制吸菸的政策才慢慢落實下來。
1914 年,北洋政府公佈《販賣菸酒特許牌照稅條例》,規定經營者必須領取相關牌照,批發商店一年納稅40 元,專業零售店納16 元,攤販納4 元。
1915 年5 月,設立全國菸酒公賣總局,整頓全國菸酒行業,實行官督商銷。
1942 年,國民政府頒佈了中國對菸類實行專賣的第一部正式章程——《戰時菸類專賣暫行條例》,對中國菸草事業的發展和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當代菸類產銷和管理制度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現代菸草管理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國內經濟的恢復發展,卷菸工業也慢慢走上正軌。
不僅菸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開辟了新菸區,菸類產品征稅制度也開始逐漸實現全國統一。
1949 年 11 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屆全國稅務會議上頒佈的《貨物稅暫行條例》規定,凡是從事生產、購運和進口卷菸的單位或個人都必須繳納貨物稅。
機制、半機制的甲級紙菸稅率為 120%,手工制作的乙、丙、丁級紙菸稅率分別為 110%、100%、90%,雪茄菸為 100%。
為了限制紙菸進口,國外菸品一律按甲級稅率征收《120%》。
卷菸作為高稅率產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1953 年,卷菸被劃分為征收商品流通稅,甲乙丙丁級卷菸稅分別調整為66%、64%、62% 和60%。
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從 1953 年下半年開始,私營卷菸企業開始以批發價格計稅,稅負較重;而國營卷菸企業以國家調撥價格計稅,稅負相對較輕。
在同一稅率標準下,這符合當時限制私營工商業、發展壯大國營經濟的政策。
1973 年1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稅條例》發佈,政府開始對卷菸產品征收工商稅。
同時期,國家逐步推行卷菸專賣制。
為此,政府規定對國家計劃外的小菸廠機制和個體戶手工卷制的卷菸,一律按照最高甲級標準 66% 稅率征收,個體戶還要再加征臨時營業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前30 年裡,通過各種整頓,中國的菸草行業管理制度日漸規范,使得菸草事業得以突飛猛進,吸菸者隊伍也空前龐大起來。
不過在這30 年中,國外對吸菸的危害性卻一直爭論不休,全球性反吸菸運動高潮不斷。
中國直到改革開放時,受到世界反吸菸運動的影響,才發起了第一次反吸菸運動。
1979 年,由衛生部、財政部、農業部和輕工業部聯合下達《關於宣傳吸菸有害與控制吸菸的通知》,正式表明了政府關於戒菸和控制吸菸的立場。
國家主導控菸,統一管理是很必要的,至少把劣質不合格的菸草制品驅逐出了市場,菸草專賣制度的重要性顯現出來。
1983 年時,全國計劃外的小菸廠基本被關停,中央政府正式確認全國準許生產卷菸的企業為144 戶,實現了菸草專賣。
1984 年,國家菸草專賣局正式設立,與中國菸草總公司一套機構,兩塊牌子。
國外反菸廣告
時至今日,菸的『禁』與『不禁』,絕非口頭說說那麼簡單。
禁菸難以徹底實行,一個不可否認的重要原因就是稅收。
菸草行業為國家和地方財政增收、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僅 2019 年,中國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就達到 12056 億元,同比增長 4.3%;上繳財政總額11770 億元,同比增長17.7%。
除此之外,從現實角度考慮,『菸』進入人類社會已久,在短期內建立一個完全不吸菸的社會是不現實的。
突然禁菸,很可能會造成黑市盛行,乃至嚴重影響社會秩序。
目前,我們能夠做的,首先是要加強公共健康教育, 讓人們認識到吸菸的危害,主動放棄吸菸。
其次是依靠科技的力量,盡可能減少吸菸對人類的傷害,如改造菸葉品種,減少有毒物質的含量, 開發低焦油產品。
在未來,『禁』與『不禁』仍需時間給我們答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中國國家歷史又雙叒叕上新啦!
《中國國家歷史》郵局征訂套裝《征訂代碼:28-474》正在火熱進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擁有全年裝!
俄羅斯正在做的事,是顛覆性的
餓死400萬人的『烏克蘭大饑荒』,誰之錯?
從寧夏戰役到西路軍西征
鄭芝龍的『海上帝國』
一天之內,這11個直轄市被撤銷!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