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孤獨比吸菸更加速衰老,你還要繼續孤獨下去嗎?

昨天微博有個熱搜,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與吸菸相比,悲傷和孤獨等脆弱的心理健康更能加速衰老。

這意味著任何抗衰老方法都不能忽視心理因素。

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近期的《老齡化》雜志上。

歲月大概是這個世間對每個人最公平的東西,不依貧窮或者身份高低。

衰老是誰也逃脫不了的命運,但是有些人衰老的更快。

2009年曾有一本圖書名為《孤獨是可恥的》出版,作者之一約翰·卡喬波是世界著名社會神經學家、美國心理科學協會主席、芝加哥大學認知和社會神經系統科學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對『孤獨』問題有長達15年的深入研究。

卡喬波的基本觀點是人本質上是社會動物,要想獲得理想的生活,就必須建立有意義的,令人滿意的社會紐帶。

為此他認為孤獨讓我們對他人苛刻,在機會前畏縮,面對打擊時脆弱,容易被歲月催老。

而社會動物的N條守則則包括親緣選擇,直接互惠,間接互惠,關系互惠,群體選擇

所以你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孤獨?

但是有些網友又坐不住了,他們又發揮自己杠精的本色反問道:『有什麼用呢,我也不想孤獨啊,沒誰能和我社交啊』,言語中透出無限的酸楚。

而還有網友說道這結論是吸菸的團隊研究出來的吧,然後又促狹地表示,如果吸菸再加上孤獨,會不會負負得正?

也有網友表示怪不得有一些老人在老伴去世後明顯老得比以前快,而且很多不久後也去世了。

實際上孤獨,是生命的常態。

時間染白了我們的青絲,歲月讓我們嘗遍孤獨。

李白的孤獨是『舉杯邀明月』,杜甫的孤獨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柳宗元的孤獨是『獨釣寒江雪』,蘇東坡的孤獨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李清照的孤獨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納蘭性德的孤獨是『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

所以啊,孤獨就是人生常態,孤獨,不是沒人可以說話,而是無人能懂。

時間久了,也就失去了分享的欲望,沒有了講話的勇氣,丟失了交往的熱情。

不過任賢齊可能對此不以為意,因為多年前在他的成名作《傷心太平洋》裡面他就已經喊出了,孤獨的人是無所謂的。

離開真的殘酷嗎

或者溫柔才是可恥的

或者孤獨的人無所謂

無日無夜無條件

前面真的危險嗎

或者背叛才是體貼的

或者逃避比較容易吧

風言風語風吹沙

往前一步是黃昏

退後一步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