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童年經典,相信很多人都會說起86版《西遊記》,寒假看一遍,暑假看一遍,來年又能看一遍,就是看不膩!
但是你知道嗎?
在那個年代,都是西遊記劇組人員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才完成的作品!
比如當年的總攝影師王崇秋,也就是西遊總導演楊潔女士的丈夫。
總錄音師馮景山,負責各種收音、錄音工作。
雖然他們叫『總攝影師』、『總錄音師』,事實上整個西遊劇組,就隻有他們一位攝影師、一位錄音師,而攝像組的全部家當就是一臺攝像機,一臺錄像機,幾把梯子,一捆繩子。
什麼搖臂、軌道車,根本都沒有。
攝像機隻有一臺,就用梯子把人架到不同的位置去拍。
有一個鏡頭,是王崇秋抱著攝像機躺在地上,拍沙和尚舉著禪杖飛過來的仰角鏡頭。
但吊著沙和尚的鋼絲斷了,閆懷禮連同禪杖掉下來,整個砸在王崇秋身上,把他打暈過去。
拍戲的時候人員不足,為了盡量省錢,也為了拍攝方便,劇組裡找了一批班底演員,負責客串一些小但又不可缺少的角色。
主演們也得時時準備救場,連場記於虹(六小齡童妻子),也被『抓來』出演過《天竺收玉兔》中公主的母親。
最多的一人分飾20多個角色。
他就是李建成,《西遊記》中『神、妖、佛、鬼、仙、盜』全部演齊,全劇共演了20個角色、把每一個小角色都演得入木三分。
有奔波兒灞、灌江口鬼判、迦葉、長安茶房、精細鬼、烏雞國太監、號山山神、三清觀正版靈寶道君像、朱紫國校尉、黃花觀道士、九靈元聖、勾死人、增長天王……
所有的裝卸活兒演員全體出動,根本沒有明星和幕後的區別。
每頓飯隻有5毛錢配額,拍攝地轉移到了像廣州等消費較高的地方,一碗餃子2塊5,才6個,男人根本吃不飽,導演自掏腰包給工作人員買飯。
在北京拍戲,演員們就到楊潔家裡做飯,她自己貼錢買米買菜。
就連白馬都用不起,最先開始,白龍馬是由一匹黑馬刷上白漆扮演的,在水裡泡一會就掉漆,最後還是從北京軍區騎兵團借來了一匹白馬,屁股上還寫著『八一』。
吊威亞不是新鮮的技術,其實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電影就會了。
我讀老上海影人的回憶錄,就見他們說過吊鋼絲拍動作片。
但之後大陸因為長期不拍動作片,這種技術漸漸荒廢了,反而是香港人將吊威亞發揮到極致。
於是《西遊記》劇組派了幾個人到香港學習怎麼吊威亞。
當時TVB在拍一部金庸劇,楊潔一行人偷偷拍下照片 看是看了,但是沒有人給他們細講原理,隻能靠自己琢磨,自制『過江龍『,找到了一種最細的航空鋼絲,連接在滑輪上,然後『兩頭綁起來,人掛在中間,一拉就走了『 自制的『土威亞『便出爐了 這就是所謂的『過江龍』。
因為對鋼絲的承重量沒研究,拍攝中鋼絲斷過無數次,豬八戒、沙僧都摔過。
有一場太白金星請孫悟空上天的戲,悟空嗖的一聲飛走,這次吊威亞的戲演員出畫面比較快,結果勁兒使大了,到了該停的地方剎不住腳步,鋼絲一下子就斷了,5米高的地方演員結實的掉在土上, 幸虧攝影王崇秋提前把地上的石板拿走,否則就要出人命了。
還有,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孫悟空吐出來的『仙氣』,竟然是二手菸,從動圖可以看出,六小齡童憋那口菸憋了好久啊,看完突然有點心疼他和師傅。
雖然盡量節省,但西遊劇組300萬的預算還是很快用完了。
幸虧飾演『多目怪』的李鴻昌幫劇組找到了300萬貸款,使《西遊記》逃脫了被『腰斬』的命運。
關於拍《西遊記》有多難,許多回憶的文章和書籍,像楊潔導演的兩本回憶錄《我的九九八十一難》《敢問路在何方》和副攝像師唐繼全的回憶錄《路在腳下》,都有詳細寫過。
因為種種原因,《西遊記》的條件是所有名著劇組最差的,和稍晚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比不了,和同期的《紅樓夢》也比不了。
楊潔在一次訪談中說到了『西遊精神』四個字,對這四個字她的具體解釋是,『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對比當下影視圈小鮮肉當道、註水劇普遍的混亂狀況,愈加讓人感慨第一代電視人對待工作、對待創作的純粹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