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候網絡上風傳,番茄裡含有尼古丁,結果引起很多人的驚慌。
專家辟謠說,番茄裡面的尼古丁含量甚微,和香菸無法比擬。
但是,如果下次再傳說其他食物中含有尼古丁,你是否會害怕呢?
所以,為了免去今後的麻煩,這裡再說說各種食物中的尼古丁。
擔心吃番茄和馬鈴薯造成尼古丁中毒,實屬杞人憂天
尼古丁是一種劇毒成分。
從小就看到科普書上寫著,一匹活蹦亂跳的馬,只要靜脈註射8滴尼古丁,就能令其死亡;一支香菸中所含的尼古丁提取出來,註射到小鼠體內就會令其死亡。
香菸的味道會讓各種動物和昆蟲避而遠之,因為它們本能地知道菸草有毒。
但是,尼古丁也是一種強烈的成癮成分,吸菸者如此迷戀菸霧,主要也是它的緣故。
它令人興奮,又令人鎮靜。
它升高血壓,有害心血管。
其實,除了菸草之外,人們早就發現其他茄科植物當中也含有尼古丁。
茄科植物當中,有很多品種都為人類鐘愛並大量栽培,比如美味的茄子、番茄和甜椒、調味品的寵兒辣椒、被歐洲人當成主食的馬鈴薯,還有素有保健美名的枸杞子,都在茄科門下。
甚至早在1852年,就有人發現腐爛的馬鈴薯中含有尼古丁。
此後有學者對食品中的尼古丁含量進行了測定,發現按幹重計算,馬鈴薯皮當中的尼古丁含量可高達14.80毫克/公斤,而去皮馬鈴薯中的含量低於檢測限《1毫克/公斤》。
番茄果實中的平均含量是2.31毫克/公斤,茄子是2.65毫克/公斤,青椒是3.15毫克/公斤。
聽起來,番茄中尼古丁的數量似乎並不低,但由於數據是按幹重計算的,而番茄含水量高達將近95%,所以實際含量要除以20,也就是0.12毫克/公斤。
經過加工烹調之後的番茄產品和馬鈴薯產品中,尼古丁含量均低於檢測限,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按毒理學資料,尼古丁對人體的半致死量是0.5~0.1?
毫克/公斤,按其低限0.1毫克/公斤來算,50公斤體重的人需要攝入5毫克才有生命危險。
而要吃進去5毫克的尼古丁,需要吃將近50公斤的番茄才行。
去皮馬鈴薯中的量更低,即便帶皮吃馬鈴薯,因為皮所占比例很低,平均含量仍然非常低。
所以說,擔心吃番茄和馬鈴薯造成尼古丁中毒,實屬杞人憂天。
無需擔心『萬一少量有毒物質長期積累怎麼辦』
令人驚訝的是,盡管綠茶中尼古丁含量較低,但袋泡茶中的尼古丁含量相當可觀,研究者測試了兩個牌子的國外產品,一個是15.26毫克/公斤,另一個高達23.52毫克/公斤。
不過,因為茶葉所用的量非常少,每天不過是幾克而已,和1公斤差得太多,每天喝兩三杯茶,所得到的尼古丁總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即便含量低,總有些人會擔心『萬一少量有毒物質長期積累怎麼辦』。
其實無需擔心,因為尼古丁在人體內代謝降解速度非常快。
否則就沒法理解,為何吸菸者每天吸入那麼多的菸《如果把每天所吸菸中的尼古丁提取出來做靜脈註射,數量遠遠超過致死量》,而能夠存活幾十年之久,正因為尼古丁是一次少量攝入,然後快速進行解毒代謝的緣故。
還有近期的研究表明,有的蘑菇中所含尼古丁較高。
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收到的研究資料證明,牛肝菌和塊菌等野生蘑菇中的尼古丁濃度高達0.5毫克/公斤。
但進一步研究發現,其中的尼古丁是菌類自身的天然代謝產物,並不是尼古丁殺蟲劑的污染殘留。
鑒於菌類的每日攝入量很少,其中的尼古丁不太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人類吃這些食物已經好幾百年了,事實證明它們都有益健康,又何必因為尼古丁的傳言而懷疑鐵一般的事實呢?
關於『有毒物質』,你應先了解7個問題
聽到一種食物中含有某種有毒物質,千萬不要立刻驚慌起來,要先問幾個問題:
1.這種有毒物質含量有多高?
能達到明顯產生有害作用的程度嗎?
如果含量甚低,基本上無需擔心。
世界上有毒物質無所不在,關鍵是劑量多少。
即便是砒霜,吃得足夠少都不會中毒,甚至還能治病。
2.含有這種有毒物質的食物,每天能吃多少?
是經常吃嗎?
如果吃的量非常小,或者平日並不經常吃,被它毒害的可能性也就很小,比如一年吃幾次燒烤是沒事的,經常吃則令人擔心。
3.這種有毒物質在烹調加工中能分解嗎?
如果它容易分解、溶出,就減少了擔心。
比如豆角雖然含有毒素,但煮熟之後就不再威脅健康。
4.這種有毒物質在體內會長期積累,還是會很快分解排除?
如果在體內不會蓄積,則一次沒有中毒,今後也永遠無需擔心。
5.這種食物中,除了有毒物質,還含有其他有益成分嗎?
如果其中有益成分含量甚低,營養價值很差,那麼一定要遠離它;如果它除了微量毒物還含有大量的健康成分,總體效果是促進健康的,比如番茄已經被證明能幫助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病,又何必因為小毒而拒絕它呢?
6.除了這種食物,你還吃了什麼其他食物?
即便膳食中一種食物含有微量毒素,如果能夠配合大量有益食物,保證整體的膳食健康,也無需太過擔心。
比如說,吃烤肉的同時,還配合大量的蔬菜、水果、薯類等,能夠部分消除烤肉中致癌物的影響。
7.你的整體生活方式健康嗎?
積極鍛煉,快樂心態,營養平衡,新鮮空氣,都能提高你對付有毒物質的能力!
回答這7個問題之後,相信你對於食物的擔心會少了很多吧!
作者: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藥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復制》。